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讨论光学相关断层摄影技术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6名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患者(即冠脉造影可见“挤奶现象”的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血管内超声检查(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并进一步用猪的心脏作为动物模型以确认与OCT图像相对应的组织学结构.结果 所有患者OCT检测均发现MB节段内一紧邻动脉管壁外的边界清晰、不均质的、低信号梭形区域;且在舒张期更易观察到这一特征性的图像表现.该梭形区域的最大弧度为176.3°±53.1°(106°~287.5°),最大厚度为(0.41±0.12) mm(0.25 ~0.69 mm).所有患者均在且只在肌桥节段外近段血管内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仅1例患者在肌桥节段内发现了管壁内膜增厚.OCT所发现的梭形区域不同于IVUS图像中代表MB肌束的半月形无回声区域.另外,线性相关分析发现梭形区域弧度与管腔受压迫程度呈负相关(r=-0.403,P =0.004).进一步的动物模型的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这一梭形、低信号区域是位于肌肉与动脉血管之间的结缔组织.结论 在造影和IVUS确诊的MB患者中,OCT检查可在肌桥节段发现一紧邻动脉管壁外的边界清晰、不均质的、低信号梭形区域,进一步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这一区域为动脉周围结缔组织,而非IVUS中代表肌束的半月形无回声区域.
推荐文章
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
改良冠状血管造影术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双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碘对比剂
低浓度
中等心率下64层螺旋CT 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图像处理
辐射剂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学相关断层摄影技术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桥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技术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3
页数 分类号 R541.4
字数 5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8/j.1008-0392.2016.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裕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24 120 7.0 9.0
2 姚义安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13 78 5.0 8.0
3 刘学波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38 115 7.0 8.0
4 叶梓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6 10 2.0 3.0
5 来晏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10 36 4.0 5.0
6 汤佳旎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桥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0392
31-1901/R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7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