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安市不同生境德国小蠊体表带菌状况,提高对蟑螂危害的防范意识,为预防控制以蟑螂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传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方法分别对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霉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和粘质沙雷氏菌9个项目进行了检测.结果 不同生境德国小蠊体表带菌检出率为100%,其中霉菌检出率最高为100%;依次是大肠杆菌检出率为80%、铜绿假单胞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检出率均为4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出率均为20%;志贺氏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低,均未检出.结论 西安市德国小蠊体表带菌状况较为严重,存在相关媒介生物性疾病传播风险较高,应不断加强蟑螂的监测和防治力度.
推荐文章
深圳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调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健康人群
西安市护生护士资格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护生
护士资格考试
焦虑
饵料蛋白水平对德国小蠊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
德国小蠊
肠道细菌
饵料蛋白水平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
西安市气传花粉调查
气传花粉
飘散规律
变应原
植被调查
变应原筛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安市德国小蠊体表带菌状况调查
来源期刊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德国小蠊 细菌 调查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媒介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0-4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8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保忠 33 42 5.0 6.0
2 庞松涛 31 47 5.0 6.0
3 刘如如 25 55 5.0 6.0
4 王欣 25 40 5.0 5.0
5 陈晨 13 12 2.0 3.0
6 王飞 21 37 4.0 5.0
7 雷晓岗 24 35 5.0 5.0
8 王增国 15 86 5.0 9.0
9 栾阳 12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国小蠊
细菌
调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双月刊
1671-2781
32-1637/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28-30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5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