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考察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对太子参药材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产地不同加工方法样品中太子参环肽B的含量.结果 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对太子参药材及须根中太子参环肽B的含量有显著影响,样品不论来源于何产地,生晒品中太子参环肽B的含量均大于300μg/g,远远高于《中国药典》2015版中的最低限量0.020%(200μg/g),而煮晒品、蒸晒品太子参环肽B的含量参差不齐,为143.30~453.18μg/g不等.结论 样品不论来源于何产地,药材及须根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在不同加工方法之间均呈现规律性差异,即生晒品>蒸晒品>煮晒品.该研究为太子参药材的产地加工提供了基础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引种地与原产地太子参药材的品质比较
太子参
引种
不同地区
药材品质
不同种植方式对太子参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
太子参
品质
产量
影响
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
太子参
高产栽培
植物特性
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
太子参
高产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对太子参药材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太子参 太子参环肽B 加工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1/j.issn1003-8450.2016.03.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全江 37 64 5.0 7.0
2 徐雪琴 12 12 2.0 3.0
3 王晓阁 28 46 4.0 6.0
4 赵悦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子参
太子参环肽B
加工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