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取代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类化合物是在环境水体中具有较强生物毒性的芳香族可离子化有机化合物,它们在水体中对水生生物和水生生态系统都有较大危害.测定此类化合物在pH值为6、7.8和9的条件下对大型溞的24 h急性毒性,计算化合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中性态分子所占比例F0.研究毒性与F0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0对取代苯酚和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毒性的影响较大而对取代苯胺毒性的影响很小.对于卤代苯甲酸类化合物,毒性与疏水性的相关性较好,但是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毒性与疏水性参数的相关性很差,引入量子化学参数EHOMO和取代羟基个数NOH,可以改进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模型的质量.
推荐文章
酚类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苯酚类化合物
大型蚤
IC50
pH值
QSAR
毒性机制
农药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
大型溞
毒死蜱
三唑磷
氟虫腈
重金属
复合污染物
联合毒性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有机污染物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
垃圾渗滤液
有机污染物
可生化性
抑食肼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抑食肼
大型溞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繁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毒性及QSAR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 大型溞 急性毒性 QSAR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0-73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X171.5
字数 7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5112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元慧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30 469 13.0 21.0
2 张栩嘉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5 2.0 2.0
3 包信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
大型溞
急性毒性
QSA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毒理学报
双月刊
1673-5897
11-5470/X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2871信箱)
2-303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352
相关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jj.dragon.cn/zr/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