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同源区/BB环状拟似物——氢化肉桂基-L-缬氨酰吡咯烷(AS-1)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42只成年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烫伤组、AS-1早期治疗组、二甲基亚砜(DMSO)早期对照组、AS-1晚期治疗组、DMSO晚期对照组,每组7只.假伤组小鼠模拟致假伤后不行其他处理;其余小鼠在背部造成约10% TBSA深Ⅱ度烫伤,伤后每日以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并更换凡士林纱布.AS-1早期治疗组、AS-1晚期治疗组小鼠分别自伤后8h、15d起,每日腹腔注射20 mg/mL AS-1 50 mg/kg;DMSO早期对照组、DMSO晚期对照组小鼠分别自伤后8h、15d起,每日腹腔注射20 mg/mL DMSO 50 mg/kg.伤后21 d,观察烫伤小鼠创面愈合大体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取烫伤小鼠创面愈合组织,分别行HE、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胶原纤维化情况,并计算胶原纤维化百分比;取烫伤小鼠创面愈合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IL-1β、TNF-α、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假伤组以与烫伤小鼠观察和取材相同区域的皮肤组织为对象,同期同前进行相关观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 结果 伤后21 d,假伤组小鼠皮肤组织未见异常;AS-1早期治疗组小鼠创面完全愈合,无瘢痕形成;其余4组小鼠创面均未完全愈合,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伤后21d,AS-1早期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率为(97±4)%,与假伤组小鼠的100%相近(q=1.753,P>0.05),均明显高于烫伤组、DMSO早期对照组、AS-1晚期治疗组、DMSO晚期对照组的(83±8)%、(87±6)%、(85±9)%、(85±7)%(q值为4.819 ~6.803,P<0.05或P<0.01).伤后21 d,假伤组小鼠皮肤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异常;AS-1早期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形态与假伤组接近,表皮玻璃样变性少,新生胶原纤维较少,排列相对有序;其余4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表皮呈现带状或片状均匀一致的玻璃样变性,胶原纤维增生较为明显,排列紊乱,其中烫伤组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AS-1早期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胶原纤维化百分比为(30±3)%,与假伤组的(30±4)%相近(q=0.159,P>0.05),均明显低于烫伤组、DMSO早期对照组、AS-1晚期治疗组、DMSO晚期对照组的(86±9)%、(74±5)%、(82±4)%、(82±7)%(q值为12.080~15.530,P值均小于0.01).伤后21 d,与假伤组比较,烫伤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IL-1β、TNF-α、TGF-β1、MMP-1、CTGF mRNA,DMSO早期对照组、DMSO晚期对照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TGF-β1mRNA,AS-1晚期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MMP-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q值为4.039~5.232,P值均小于0.05);烫伤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q=4.921,P<0.05).与烫伤组比较,AS-1早期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IL-1β、TNF-α、TGF-β1、MMP-1、CTGFmRNA及AS-1晚期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IL-1β、CTGF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q值为4.418 ~6.402,P<0.05或P<0.01),AS-1早期治疗组和AS-1晚期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q值分别为3.929、8.299,P<0.05或P<0.01).与假伤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烫伤组、DMSO早期对照组、AS-1晚期治疗组、DMSO晚期对照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多(q值为7.054 ~ 11.650,P值均小于0.O1).与AS-1早期治疗组比较,烫伤组、DMSO早期对照组、AS-1晚期治疗组、DMSO晚期对照组小鼠创面愈合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q值为5.156~7.451,P<0.05或P <0.01). 结论 在小鼠深Ⅱ度烫伤后早期炎症反应阶段进行AS-1干预,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并减轻纤维化程度,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1β、TNF-α和纤维化相关因子TGF-β,、MMP-1、CTGF以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L-吡咯烷酮羧酸钠的合成研究
2-吡咯烷酮-5-羧酸钠
谷氨酸钠
合成
L-脯氨酰-L-亮氨酰-甘氨酰胺(PLG)三肽合成
PLG三肽
肽合成
混合酸酐法
南瓜肉外用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南瓜肉
外用
烫伤
创面愈合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氢化肉桂基-L-缬氨酰吡咯烷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 伤口愈合 纤维化 瘢痕 氢化肉桂基-L-缬氨酰吡咯烷 炎症反应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病理性瘢痕的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8-66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6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跃华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42 353 11.0 17.0
2 阙伶俐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3 50 2.0 3.0
3 杨敏烈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10 52 5.0 6.0
4 谭谦 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 5 13 3.0 3.0
5 李建涛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伤口愈合
纤维化
瘢痕
氢化肉桂基-L-缬氨酰吡咯烷
炎症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