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猪严重烧伤休克期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4只广西巴马小型猪背部造成40% TBSAⅢ度烧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伤后2h,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异体血浆组猪分别以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130/0.4、异体血浆为胶体,按烧伤休克“国内通用”复苏公式复苏,Parkland组猪用乳酸钠林格液按Parkland公式复苏.记录各组猪伤前及伤后第1、2个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尿量、肺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压.计算各组猪伤后第1、2个24 h复苏液体量.伤前及伤后4、8、24、48 h,抽取各组猪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取各组猪尿液,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并计算二者比值.伤后48 h取各组猪肾脏组织,光学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 结果 (1)各组猪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伤前及伤后第1、2个24h相近(P值均大于0.05).与组内伤前比较,除异体血浆组猪伤后第1个24 h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外,各组猪伤后第1、2个24 h心率均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1);除Parkland组猪伤后第1、2个24 h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外,各组猪伤后第1、2个24 h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除伤后第1个24 h琥珀酰明胶组及异体血浆组猪尿量显著减少(P <0.05或P<0.01)外,各组猪伤后第1、2个24 h尿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各组猪伤后第1、2个24 h中心静脉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2)与异体血浆组比较,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猪伤后第1、2个24 h复苏液体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Parkland组猪复苏液体量在伤后第1个24 h显著升高、伤后第2个24 h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5).(3)与异体血浆组比较,除羟乙基淀粉组猪伤后24 h及Parkland组猪伤后4、8、24、48 h血肌酐显著升高,Parkland组猪伤后4、8h尿素氮显著降低而伤后48 h尿素氮显著升高,Parkland组猪伤后8、24、48 h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外,各组猪各时相点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Parkland组猪伤后24 h的血肌酐为(125±16)μmol/L,显著高于伤前的(75±13)μmol/L(P<0.05).琥珀酰明胶组猪伤后48 h尿素氮为(2.90±1.17) μmol/L,显著低于伤前的(4.60±0.47) μmol/L(P<0.05);羟乙基淀粉组猪伤后4h尿素氮为(4.82±0.82) μmol/L,显著高于伤前的(3.80±0.73) μmol/L(P<0.05);异体血浆组猪伤后4、8、48 h尿素氮分别为(4.80±0.33)、(4.92±0.35)、(2.60±0.27) μmol/L,伤后4、8h显著高于伤前的(3.93±0.32) μmol/L,伤后48 h显著低于伤前(P值均小于0.01).Parkland组猪伤后24、48 h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分别为(106.7±16.4)、(171.6±36.9) mg/mmol,显著高于伤前的(59.0±3.0) mg/mmol(P值均小于0.01).各组猪其余各时相点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伤前相近(P值均大于0.05).(4)4组猪肾脏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猪烧伤休克期采用电解质胶体复苏后其肾功能性实验结果显著优于早期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电解质胶体复苏方案中应用天然胶体与琥珀酰明胶的结果接近,优于羟乙基淀粉130/0.4.
推荐文章
烧伤休克期病人的护理
烧伤
休克期
护理
重点环节
69例烧伤休克期患儿的护理
烧伤
休克期
护理
烧伤休克期平衡镇痛病人的护理监测措施
烧伤休克期
平衡镇痛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猪严重烧伤休克期肾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补液疗法 猪,雏型 肾功能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1-6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1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迪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 5 20 3.0 4.0
2 陈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 7 24 3.0 4.0
3 黄文祥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 6 23 3.0 4.0
4 苏国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 3 14 2.0 3.0
5 周建军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 5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2)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3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休克
补液疗法
猪,雏型
肾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