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患者下颌骨颏孔、副颏孔、下颌神经前环等结构进行测量分析,为颏孔区手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8月在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287例汉族患者的CBCT图像,对颏孔区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颏孔多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根方及下颌前磨牙之间(分别为60.80%、30.14%);副颏孔的发生率为4.88%,多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根方,颏孔上方及远中;下颌神经前环的发生率为89.20%,长度为(1.99±1.39)mm;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到下颌神经前环或下颌管的距离为(5.21±2.50)mm.结论:颏孔区域可有副颏孔;中国汉族人下颌神经前环的出现率较高,变异大,颏孔区手术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推荐文章
基于锥形束CT的颏孔区测量分析
下颌骨
颏管
颏孔
锥形束CT
乌鲁木齐地区200例成人颏孔区CBCT测量分析
颏孔
副颏孔
颏孔区
锥形束CT
解剖结构
锥形束CT与颏孔前区
锥行束CT
颏孔前区
种植
下颌骨偏斜畸形颏孔区锥形束CT观察分析
下颌骨偏斜
颏孔
颏管
颏成形术
锥体束CT(CBCT)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87例汉族成人颏孔区锥形束CT测量分析
来源期刊 上海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神经 颏孔 副颏孔 下颌神经前环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5-719
页数 分类号 R78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清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23 115 7.0 9.0
2 高筱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2 5 1.0 2.0
3 伍艺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2 5 1.0 2.0
4 曾婷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2 4 1.0 2.0
5 余慧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锥形束CT
下颌神经
颏孔
副颏孔
下颌神经前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口腔医学
双月刊
1006-7248
31-1705/R
大16开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4-56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5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