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高效合成盐酸替洛隆,对盐酸替洛隆进行质量研究并简略探究其诱导干扰素的作用强度与特点.[方法]通过2,7-二羟基-9-芴酮与2-二乙氨基氯乙烷盐酸盐发生取代反应合成替洛隆,进一步酸化得到盐酸替洛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1 HMNR)和质谱(MS)确证,并依据药典规定的方法,依次检验盐酸替洛隆的各项理化性质及含量.盐酸替洛隆以250 mg· kg-1的剂量灌胃SPF小鼠,分别在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α1干扰素水平,评估盐酸替洛隆干扰素诱导作用.[结果]盐酸替洛隆合成收率达到93%;其理化性质稳定,制备方法可靠;给小鼠灌胃12h后,诱导其机体产生干扰素达到峰值约2 000 pg·mL-1,且持续时间长达24 h.[结论]建立的盐酸替洛隆合成方法收率高,盐酸替洛隆质量稳定可控;所得产物诱导干扰素能力显著,研发前景好.
推荐文章
鸡γ-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
分子结构
作用机理
生物学功能
干扰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干扰素
干扰素受体
临床应用
干扰素刺激基因抗HBV感染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慢性
干扰素类
干扰素刺激基因
干扰素α对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干扰素α
白血病
端粒酶
细胞凋亡
Raji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盐酸替洛隆的制备及其诱导干扰素能力的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盐酸替洛隆 合成 质量鉴定 干扰素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4-1048
页数 分类号 S8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85/jnau.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善祥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40 877 15.0 21.0
2 刘祖亮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87 1429 19.0 26.0
3 张军忍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2 5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盐酸替洛隆
合成
质量鉴定
干扰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