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白话新诗运动始,新诗取代旧体诗登上历史舞台。除了诗体解放以外,诗歌意识的觉醒也是其现代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整个新诗发展史中,诗歌意识的表现因时代环境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诗人主体情感的不同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处于新诗发展鼎盛阶段的20世纪30年代诗坛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从以表现革命激情为己任的革命诗歌到对诗歌进行格律化、艺术化的格律诗派、象征诗派,再到将诗歌内化为主体情感的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的诗人们从不同方面对诗歌的内在特质——诗歌意识进行了探索。本文将20世纪30年代诗歌的主要流派对于诗歌意识的表现归纳为三种态势——遮蔽、规约与内化,以此为切入点,探索诗歌意识在新诗中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推荐文章
论20世纪80年代广西电视文艺创作
20世纪
80年代
广西
电视文艺
创作
20世纪60年代欧美时尚巨变
年轻风暴
街头时尚
“逆上升”流行
高级成衣业
20世纪30年代广西对外贸易整治述评
20世纪30年代
对外贸易
整治
述评
浅谈中国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研究
浪漫主义
抒情性
个人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遮蔽、规约与内化——论20世纪30年代诗歌意识表现的三种态势
来源期刊 芒种: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新诗 主体意识 格律诗 象征诗 现代诗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爱雯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9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诗
主体意识
格律诗
象征诗
现代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芒种:下半月
月刊
1003-9309
21-1040/I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8-318
出版文献量(篇)
576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