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凝胶特殊的固-液形态,研究了无机和有机凝胶剂与RP-1煤油的成胶机理,通过Brookfield流变仪测量流变参数,并构建出煤油凝胶的非时间依赖、时间依赖和温度依赖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加入无水乙醇有利于凝胶剂A(一种干性油衍生物)对煤油的凝胶化;无机煤油凝胶的稠度系数k和凝胶剂含量Yam.ut具有幂律函数关系;由于幂律指数n为负,制备的煤油凝胶比典型的剪切变稀流体(0<n<1)的稀化能力更强;无机和有机煤油凝胶的复凝性很弱且不受凝胶剂含量和类型的影响;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凝胶从完整结构到完全破坏结构状态所需的时间缩短,中间过程曲线的振幅减小;随温度的增加,无机煤油凝胶的粘度先减小后增大,有机煤油凝胶的粘度逐渐减小并在90℃接近煤油的粘度.
推荐文章
混和硬化Cam模型的本构方程
本构方程
修正Cam模型
混合硬化
PAM溶液粘弹性本构方程的确立
本构方程
幂律模型
计算方法
考虑剪切影响的杆内时本构方程
杆内时模型
剪切变形
结构弹塑性分析
杆恢复力模型
复合受力
铝合金7050-T7451高温高应变率本构方程及修正
铝合金7050
本构方程
流动应力
参数拟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时间与温度依赖的RP-1煤油凝胶本构方程建模
来源期刊 含能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油凝胶 成胶机理 流变表征 时间依赖本构 温度依赖本构 复凝性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2-59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J55|V421.4+2
字数 3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3/j.issn.1006-9941.2016.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封锋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3 269 10.0 13.0
2 武晓松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4 646 12.0 16.0
3 曹琪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 61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油凝胶
成胶机理
流变表征
时间依赖本构
温度依赖本构
复凝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含能材料
月刊
1006-9941
51-1489/TK
大16开
四川省绵阳市919信箱310分箱
62-31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