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还是语篇连贯的手段,预设都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根据预设理论,基于M.Short对预设的分类,探讨预设在《牡丹亭》文本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设可以帮助剧作家确立虚拟的文本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突显主题.此外,妙用预设还可以彰显文本的经济性特点和幽默、荒诞的文体效果.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的界面研究,而且有助于对中国古典戏剧语言的深入解读,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升文学欣赏的深度和广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设在中国古典戏剧文本建构中的作用 ——以《牡丹亭》为例
来源期刊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预设 《牡丹亭》 文本建构 中国古典戏剧 美学价值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H08
字数 7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怡康 安徽大学文学院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设
《牡丹亭》
文本建构
中国古典戏剧
美学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双月刊
1673-162X
34-1327/Z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锦绣大道99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0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8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