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俄歇电子能谱(AES)、低能电子衍射(LEED)等表征手段,考察室温条件下Co(0001)表面 O2的吸附、活化及其与CO 的相互作用.室温下少量 O2的吸附出现位于69.9 meV的能量损失峰,可归属为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随着 O2暴露量的增加,出现位于56.6 meV的能量损失峰对应于近表面区域氧物种.通过升温闪退及与CO 相互作用的考察,表明近表面区域氧物种较不稳定.室温下,表面吸附的 CO 可以被表面吸附氧氧化,而表面氧物种则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被CO 还原除去.
推荐文章
Co-Fe2O3纳米载氧体作用下CO化学链燃烧富集CO2
吸附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化学链燃烧
反应动力学
CO分子在Co(000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第一性原理
表面吸附
CO分子
Co(0001)
CO和H在Pt/WC(0001)表面的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Pt/WC(0001)表面
CO中毒
态密度
氢气氧化反应
混合熔融Li2CO3-Na2CO3-K2CO3体系表面张力计算
熔融碳酸盐
表面张力
模型
Butler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0001)表面氧物种及其与CO的作用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Co(0001)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化学吸附氧 表面氧物种 CoOx/Co(0001)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7-80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35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3/j.issn.0438-0479.20160305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0001)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化学吸附氧
表面氧物种
CoOx/Co(000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