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代以来,人格性问题成为哲学的主题,继洛克、莱布尼茨之后,康德分别在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中对人格性问题作了不同的处理.在理论哲学中,康德认为传统的对灵魂的人格同一性的理性心理学是谬误推理.先验自我超出了人类认识的界限,不能对之形成知识.而在实践哲学中却是不可或缺的概念,在形式上,人格性是实践理性批判建筑术的必要环节.人格性的内容或本质被归结为作为自在目的的有理性的主体.人格同一性与道德人格性二者在康德那里并未统一起来,在其后的费希特和黑格尔对此才有解决.
推荐文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
康德
批判哲学
批判精神
变动中的人格权
变动
人格权
康德直观论析义
感性直观
知性直观
内容与形式层的直观
直观的公理
从当代心理学人格观省思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孔子
人格
人格教育
当代心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康德哲学中的人格性问题
来源期刊 学习与实践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人格 人格性 自我 先验统觉 自由意志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与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40
页数 7页 分类号 C9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孝光 南京大学哲学系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格
人格性
自我
先验统觉
自由意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与实践
月刊
1004-0730
42-1005/C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发展大道495号
38-9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