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和孔洞十分发育,导致酸液滤失非常严重,为现场酸压施工带来很多困扰.国内酸液滤失实验一直采用的是压裂液的计算方法,酸液滤失一直处于数学模型阶段,并未应用于实际施工.以玉北某井的裂缝型灰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选取微裂缝为70~80μm的人工劈裂岩心作为实验对象,以胶凝酸在裂缝型灰岩岩心的动滤失实验结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方法,得到酸蚀蚓孔的裂缝间距等值线图和三维图.考虑到酸液与压裂液的不同滤失特性,引入酸液突破时间的概念,提出新的酸液动滤失实验方法.利用胶凝酸动滤失实验数据并结合前人经验,提出酸液滤失量计算方法;利用酸液滤失量计算方法并结合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泵注情况,计算出胶凝酸的滤失量,根据计算滤失量的方法来选取合适的酸液浓度与泵注排量,优化施工设计.该研究为今后现场施工提供了方便可行的滤失量计算方法,并为控制酸液滤失措施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火山碎屑沉积岩储层泥质与凝灰含量计算方法研究
测井解释
火山碎屑沉积岩
泥质含量
凝灰含量
相对误差
复杂岩性裂缝-孔隙型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储集层
复杂岩性
裂缝(岩石)
孔隙度
计算
神经网络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钻井液侵入深度的定量计算方法
致密砂岩
裂缝(地质)
钻井液
侵入深度
定性分析
定量计算
实例
白云岩储层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控制
白云岩
酸化压裂
滤失
控制
裂缝(岩石)
影响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胶凝酸在裂缝型灰岩储层中的滤失量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型储层 胶凝酸 滤失量 计算方法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伊向艺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77 593 12.0 20.0
5 吴元琴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11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
裂缝型储层
胶凝酸
滤失量
计算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