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甲苯作带水剂,季戊四醇和油酸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反应合成了季戊四醇四油酸酯,采用层析柱对其进行提纯,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了目标产物的合成工艺条件。采用高频往复摩擦试验机评价其抗磨效果。结果表明:合成季戊四醇四油酸酯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170℃,油酸、季戊四醇摩尔比为4.3∶1,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质量的1.5%,在该工艺条件下季戊四醇四油酸酯的酯化率达到97.8%;合成的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具有较高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为219,酸值为0.37 mgKOH/g;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大幅提高了柴油的抗磨性。
推荐文章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
绿色润滑剂
季戊四醇油酸酯
合成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
季戊四醇油酸酯
生物润滑油
酯化
分子蒸馏
季戊四醇四乙酸酯的合成
季戊四醇四乙酸酯
合成
硫酸氢钠
催化
不同催化剂对松香季戊四醇酯合成的影响
硬脂酸锌
松香季戊四醇酯
酸值
软化点
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季戊四醇四油酸酯的合成与抗磨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季戊四醇四油酸酯 合成 柴油抗磨剂 抗磨性能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5-9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23.426
字数 2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宝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109 1721 22.0 37.0
2 张志斌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91 790 14.0 23.0
3 张利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60 583 14.0 21.0
4 赵闻迪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3 2.0 3.0
5 胡震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季戊四醇四油酸酯
合成
柴油抗磨剂
抗磨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