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残余胶原结合法(collagen binding assay,CBA)和以VWF73为底物的荧光共振能量转换法(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assay,FRETassay)在鉴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和非TTP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疑诊TTP患者的血浆标本,分别采用CBA和FRET-VWF73检测方法进行ADAMTS13活性的检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后诊断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结果 111例疑诊TTP的患者接受了119次检测,临床确诊为TTP的患者47名,TTP治疗后恢复期1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非TTP患者4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微血管病变患者8例.CBA法对TTP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78.7%(37/47),假阴性率21.3% (10/47);FRET-VWF73法对TTP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3.6% (44/47),假阴性率6.4% (3/47).临床诊断为非TTP患者49例,CBA法阴性预测值为79.6% (39/49),假阳性率为20.4%(10/49);FRET-VWF73方法阴性预测值为100% (48/48)明显高于CBA法(P<0.05),其假阳性率为0%(0/49).TTP治疗后恢复期15例患者,CBA法阴性预测值85.7% (12/14);FRET法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FRET法更为敏感、准确,且操作简便,能较快得到结果,在TTP的诊断中更有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两种Adaboost方法在人脸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Adaboost
人脸检测
分类器
bioid_faces
ORL数据库
HCMV感染影响HUVEC中ADAMTS13表达水平的研究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ADAMTS13
表达
血浆叶酸两种常用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比较
叶酸
微生物测定法
放射免疫测定
多发性骨髓瘤中ADAMTS13活性和vWF水平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
ADAMTS13活性
vWF水平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检测ADAMTS13活性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胶原结合法 荧光共振能量转换法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4,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37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絮 6 26 3.0 5.0
2 吴朝霞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胶原结合法
荧光共振能量转换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