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硫酸为浸出剂,NaCl为沉银剂,对铜阳极泥碱浸渣进行浸出研究,并考察反应温度、硫酸浓度、NaCl添加量、液固比以及反应时间对Cu、Te和Ag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SO4浓度3 mol/L、NaCl浓度6%、液固比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h、搅拌速度500 r/min的条件下,Cu、Te和Ag的浸出率分别为92.82%、83.69%和0.21%,实现了贱金属的脱除和贵金属的富集.
推荐文章
铜阳极泥稀贵金属回收工艺及优化
元素形态
处理
铜阳极泥
稀贵金属
工艺优化
铜阳极泥直接酸浸脱铜的工艺研究
铜阳极泥
稀贵金属
直接酸浸
从铜阳极泥回收碲的工艺研究
铜阳极泥
回收
铜阳极泥预处理过程中有价元素的行为分析
铜阳极泥
硫酸化焙烧
浸出
物质流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阳极泥碱浸渣中有价金属回收试验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碱浸渣 贵金属 富集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稀贵金属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803.2
字数 23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545.2016.1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庆伟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8 162 7.0 11.0
2 李伟 19 64 5.0 7.0
3 王绍宇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4 吴星琳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8 2.0 2.0
5 刘臻伟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4 1.0 2.0
6 王珊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阳极泥
碱浸渣
贵金属
富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月刊
1007-7545
11-1841/TF
大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464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1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