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高压、特高压领域几乎唯一的绝缘和灭弧介质, SF6的泄漏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造成威胁,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害和大气污染的恶性后果。因此,电力设备对电气设备中SF6气体泄漏的监测必不可少。主要阐述基于负电晕放电原理的SF6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器件结构及性能;分析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SF6传感器的发展现状;设计制备MEMS SF6基本原理传感器的硅基微电极阵列,其中硅尖阵列间距为55μm,高度约为16μm,顶端曲率半径约为150 nm。基于以上微电极阵列组装负电晕放电器件并测试其伏安特性,验证其电晕放电趋势,可用于SF6气体检测。
推荐文章
低SF6含量混合气体电晕放电特性仿真研究
棒-板间隙
流注电晕
有限元通量校正传输
低SF6含量
混合气体
基于FEM-FCT算法的SF6/N2混合气体中棒-板间隙电晕放电特性的仿真研究
棒-板间隙
流注电晕
有限元
通量校正传输
混合气体
工频交流电晕放电下SF6气体分解物形成的影响因素
六氟化硫
电晕放电
SF6气体分解物
色谱-质谱法
一种高稳定性的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F6气体
泄漏
负电晕放电
在线监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负电晕放电原理的MEMS SF6气体传感器研究
来源期刊 智能电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负电晕放电 SF6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 微电极阵列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传感与量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8-6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212
字数 3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71/j.2095-5944.sg.2016.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硕 8 27 4.0 4.0
2 张金英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 9 2.0 2.0
3 郑天祥 3 6 1.0 2.0
4 李璐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负电晕放电
SF6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
微电极阵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能电网
月刊
2095-5944
10-1140/TK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
82-910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