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著围绕“主体间性”概念,论述了卡尔纳普科学哲学中“经验”和科学语言的关系问题。全书分为7章。第1章对国内外有关卡尔纳普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第2~4章分析了在现象主义时期,卡尔纳普将个人的“原初经验”当作认识的基础,从而构建了主体间可理解的科学语言。卡尔纳普的这种做法没有将实在与语言区分开来,从而陷入了 “形而上学的泥沼”。第5~6章则说明,在物理主义时期,卡尔纳普纠正了上述错误,用“观察语句”作为对“经验”的表达,观察语句本就是主体间可理解的,因而成为了科学语言的一部分。在第7章中,作者认为,卡尔纳普为了避免传统的形而上学困境,将科学认识论问题转换为语言问题,经验和科学的关系也就随之转变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的关系。从个人的“原初经验”到主体间的“观察语句”,标志着卡尔纳普对待观察与理论的态度从截然二分变成了相互融合,这实际是后来观察渗透理论的最初形态。
推荐文章
皮尔士古典实用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的家族相似性及启示
古典实用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
语义论
认识论
物理学中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绝对主义
牛顿力学
相对主义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辩证唯物主义
城市设计理念的一次提升:从“新城市主义”到“可持续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
可持续城市主义
城市设计理论
发展趋势
考纳斯现代主义的建筑遗产及城市身份
现代主义
地方传统
东欧
欧洲遗产标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现象主义到物理主义:卡尔纳普的语言构造系统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卡尔纳普 观察渗透理论 物理主义 现象主义 观察语言 科学认识论 原初经验 主体间性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卡尔纳普
观察渗透理论
物理主义
现象主义
观察语言
科学认识论
原初经验
主体间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