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重复rTMS治疗的CI恢复期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高频组(高频rTMS)、低频组(低频rTMS)和假刺激组,每组32例,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BI、MEP潜伏期及CM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评分、BI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MEP潜伏期及CMCT显著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高频组和低频组患者的FMA评分及BI显著高于假刺激组(P<0.05),治疗后高频组和低频组患者的MEP潜伏期和CMCT均显著短于假刺激组(P<0.05).治疗后高频组和低频组患者FMA评分、BI、MEP潜伏期及CM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低频rTMS均可以显著促进CI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且二者效果相当.
推荐文章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的疗效分析
小脑梗死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平衡障碍
Burg平衡量表
Tinetti步态量表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
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脑梗死后抑郁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心理疗法
神经功能
经颅磁刺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经颅磁刺激
脑心通胶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新乡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运动诱发电位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0-482
页数 分类号 R74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83/xxyxyxb.2016.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明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07 705 15.0 22.0
2 杨玲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5 30 4.0 4.0
3 李光宗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4 1.0 2.0
4 王相明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2 45 5.0 6.0
5 詹成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1 17 3.0 4.0
6 陈芳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0 0.0 0.0
7 朱晨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运动诱发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239
41-1186/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医学院
36-14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