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不同浓度、时间、pH等条件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更昔洛韦(GCV)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鲑鱼精DNA紫外吸收值随溶液中GCV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H=4.0~9.0条件下,GCV与DNA大分子以槽沟式结合。根据实验结果,利用双倒数分析法计算出GCV与鲑鱼精 DN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KDNA-GCV=6.51×102mL·mg-1。
推荐文章
丙烯菊酯和胺菊酯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光谱法
丙烯菊酯
胺菊酯
DNA
作用方式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Ce(Ⅳ)
罗丹明B
阿昔洛韦
更昔洛韦
HPLC法同时快速测定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含量
更昔洛韦
伐昔洛韦
泛昔洛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制备
脂质体
更昔洛韦
包封率
正交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更昔洛韦与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技术与开发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鲑鱼精DNA 紫外光谱 更昔洛韦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523
字数 3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贵宝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71 217 6.0 9.0
2 王正德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5 146 6.0 8.0
3 王晓霞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31 37 4.0 5.0
4 闫慧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1 22 3.0 4.0
5 贺泽峰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鲑鱼精DNA
紫外光谱
更昔洛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技术与开发
月刊
1671-9905
45-1306/TQ
大16开
南宁市望州路北二里7号
48-12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2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64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