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接受PLIF的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压力控制通气组(PCV组,n=44)和容量控制通气组(VCV组,n=44)两组,分别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即刻(T0)、仰卧位改为俯卧位后10 min(T1)、皮肤缝合即刻(T2)、俯卧位改为仰卧位后10 min(T3)及气管导管拔管时(T4)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并于上述时间点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记录T0~T3时的呼吸参数。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72 h失血量、异体输血情况、补液量及二次手术止血率。结果与VCV组比较,PCV组于T1~T3时的气道峰压(PIP)均明显降低(P<0.05)。VCV组和PCV组间不同时点的MAP、HR、潮气量、RR、PaO2/FiO2及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各时点Hb及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CV组比较,PCV组术中失血量、血浆输注量及红细胞输注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中给予PCV通气模式可降低接受PLIF术患者术中的失血量,其原因可能与术中更低的气道峰压有关。
推荐文章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与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腰椎滑脱症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27例
腰椎滑脱
椎间植骨融合术
后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比较
腰椎滑脱
腰椎椎体融合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械通气模式对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腰椎手术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骨与关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6.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晓顺 郑州人民医院麻醉科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腰椎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双月刊
1673-8799
11-5570/R
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5号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医院区机关楼
80-605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4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