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当人们涉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时,总会遇到"两个马克思"的概念。这一概念及相关问题已构成理解马克思思想变革的一个核心或焦点问题。由于"两个马克思"的概念反映了特定历史事实,因而这一概念就具有真实内涵与意义。"两个马克思"概念的由来与分歧"两个马克思"的概念大致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随着马克思一批早期著作的出版,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年在苏联首次全文出版,西方理论界展开了有关马克思早期著作性质及其价值的激烈争论。当
推荐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两个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两个转变”何以可能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
恩格斯
异化劳动
唯物主义
初探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
马克思
恩格斯
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
两个转变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两个马克思”概念的实质——兼评在“两个马克思”问题上的认识误区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 哲学手稿 青年马克思 马克思学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革命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质差别 保卫马克思 俞吾金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A8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游兆和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14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思想
哲学手稿
青年马克思
马克思学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革命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质差别
保卫马克思
俞吾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