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动力触探是针对砾性土力学性能评价的一种原位测试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势.分别在成都平原和美国Utah地区选取典型砾性土场地,进行中美联合动力触探和有效锤击能量的测试与标定,结果表明:①在成都平原3个砾性土场地获取了中国超重型动力触探1321个重锤锤击能量记录,锤击能量传递系数的平均值约为90%,标准差为7.7%,锤击数离散性受设备操作方法的影响较大;②在美国钻机上安装中国超重型动力触探标准探头,可以有效穿透选取的试验深度为20 m的砾性土场地,并进行分层、力学性能评价;③在美国Echo dam下游坝基上2个砾性土场地获取了美国动力触探1438个重锤锤击记录,锤击能量传递系数约为74%,标准差为8.7%,锤击数离散性受拉绳、钻杆摩擦力的影响较大;④对锤击数进行能量修正之后,以2008年汶川地震砾性土液化为背景、以动力触探锤击数为基本指标的砾性土液化判别方法,具有国际通用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砾性土液化评价方法的通用性和可靠性研究
动力触探试验
砂砾土
触发条件
CYY公式
验证
静力触探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判别的适用性
静力触探
砂土液化
判别
巴楚地震
双桥静力触探法判别上海薄夹层粘土地基液化研究
薄粘性土夹层
双桥静力触探
粘粒含量
液化判别
轻型动力触探法与静力触探法检测粗砂相对密实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粗砂
轻型动力触探
静力触探
线性相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动力触探的砾性土液化判别方法通用性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动力触探 砾性土液化 能量修正 判别方法 通用性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9
页数 分类号 TU4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9/CJGE2016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晓铭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123 1626 20.0 37.0
2 曹振中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13 145 7.0 12.0
3 刘荟达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7 2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触探
砾性土液化
能量修正
判别方法
通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