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内凹形轮辐式张拉结构的受力性能,建立内凹形结构体系的初始预应力与构型的近似关系,实现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快速估算,采用参数化设计软件并编制的找形分析插件,找到合理的结构形态和预应力分布.同时对结构基本体系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关键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索桁架的上、下径向索在控制矢跨比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悬链线、抛物线和圆弧线;根据建筑造型和受力性能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建议索桁架的上、下径向索采用抛物线;结构上径向索的矢跨比合理取值范围为1/40~1/20,下径向索的矢跨比合理取值范围为1/40 ~ 1/30;内凹形轮辐式张拉结构径向索桁架合理取值为32 ~44榀;结构外压环与上、下内拉环的高差比值c1/c2合理取值范围为1.0 ~1.5,在该取值范围内,上、下径向索的预应力值相差在30%以内,结构内力分布比较均匀,刚度较好.
推荐文章
轮辐式张拉结构全封闭屋盖体系研究及受力性能分析
轮辐式张拉结构
车轮辐条原理
大跨度空间结构
全封闭体系
找形分析
轮辐式张拉结构几何形态及其受力分析
轮辐式张拉结构
几何形态
马鞍形高差
支撑柱
飞柱
Matlab在张拉膜结构力密度找形法中的应用
Matlab
张拉膜
力密度
找形
索穹顶结构张拉找形与承载全过程仿真分析
索穹顶结构
仿真分析
张拉找形
结构成形态
变形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凹形轮辐式张拉结构基本体系找形与关键参数分析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轮辐式张拉结构 内凹形结构体系 有限元分析 预应力估算 找形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空间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5
页数 分类号 TU39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6.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洁民 161 1613 21.0 33.0
2 张峥 32 156 6.0 11.0
6 张月强 11 93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轮辐式张拉结构
内凹形结构体系
有限元分析
预应力估算
找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