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患有脓毒症合并DIC的新生儿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其疗效.方法:按照入院单双数将74例于2013年4月~2016年6月入诊我院儿科的脓毒症合并DIC的新生儿分为A、B组各37例,其中A组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B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DIC指标变化情况.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A组的78.38%,P<0.05.B组患儿肝素使用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以及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DIC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B组患儿APTT、PT、D-D、FDP、Fbg以及PLT水平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脓毒症并DIC患儿使用低分子肝素疗效更佳,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肝素使用时间更短,DIC指标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推荐文章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 DIC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
新生儿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 DIC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
新生儿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低分子肝素
新生儿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
低分子肝素
新生儿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DIC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脓毒症 新生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分子肝素 临床研究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2.1
字数 20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东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24 197 6.0 13.0
2 田青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15 99 5.0 9.0
3 蔡琳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8 28 4.0 5.0
4 张升荣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4 2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3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脓毒症
新生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分子肝素
临床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月刊
1671-4040
36-1251/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44-126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2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65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