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诠释学理论及接受美学强调文本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及文本蕴涵意义未定点的重要性。通过对比梁宗岱、梁实秋与辜正坤的翻译观及译文,本文阐述了译者在实现与原诗语义对等基础上,打破原作固有形式、采用归化翻译满足普通读者诗歌期待视野、提升译本读者关照度的必要性,指出译者还需照顾读者学习异域文化的阅读诉求,采用异化及译文加注的翻译策略以保留原作的异域情调及文学模糊性,拓宽译语读者期待视野,启发读者创造性思考,进而提升其语言及文化修养,这才是更积极意义上对读者的关照。
推荐文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探微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友谊
爱情
时间
艺术观
莎士比亚第18首十四行诗的教学
语言
十四行诗
修辞格
论十四行诗在英国诗歌史上的发展与演变
十四行诗
英国
意式十四行诗
英式十四行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莎氏十四行诗第66首三译本对读者关照的积极意义研究——基于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的探讨
来源期刊 芒种: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诠释学 读者关照 期待视野 异化译法 归化译法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慧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6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受美学
诠释学
读者关照
期待视野
异化译法
归化译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芒种:下半月
月刊
1003-9309
21-1040/I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8-318
出版文献量(篇)
576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