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强降雨条件下地下水作用对川东缓倾岩质滑坡大规模的爆发起到关键作用.以川东典型红层缓倾岩质斜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地下水渗流规律,并从地下水的物理作用和力学作用两方面研究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在层状和块状岩体斜坡中主要是通过原生层面和节理裂隙运移,孔隙水压力主要集中在斜坡后缘,靠近前缘水压力逐渐降低.川东缓倾岩质滑坡是在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和物理软化泥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入渗形成的水平推力、扬压力及软弱结构面强度的降低导致滑坡的启动;其形成演化过程可分为:①结构面形成与贯通阶段;②泥岩夹层软化阶段;③强降雨启动破坏阶段.
推荐文章
斜坡地下水渗透力计算与稳定性分析
斜坡
稳定性
渗透力
Sarma法
水力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水力作用
顺层岩质边坡
优势结构面
稳定性
考虑地下水影响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滑坡
稳定性
强度指标
地下水
降低水位
复杂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复杂反倾岩坡
稳定性
多组结构面
断裂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层缓倾岩质斜坡地下水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渗流规律 物理力学作用 数值模拟 形成演化过程 缓倾岩质斜坡 川东红层
年,卷(期) 2016,(18)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
字数 47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6.1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涛 110 780 14.0 24.0
5 石胜伟 51 294 10.0 14.0
9 谢忠胜 24 93 6.0 8.0
13 苗朝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7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渗流规律
物理力学作用
数值模拟
形成演化过程
缓倾岩质斜坡
川东红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