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不同微气候条件对天然彩色茧品种“蜀黄1号”蚕茧质量和茧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和通风不良,普通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均下降;鲜茧出丝率、纤度和净度受簇中微环境影响较小;高湿、高热叠加使粒茧丝长急剧变短;解舒率随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和通风不良而明显降低。适合于“蜀黄1号”的最佳簇中环境为温度24℃、相对湿度70%、自然通风。在此条件下重要质量指标均达到最佳:普茧率95.12%,茧层量0.432 g,茧层率22.62%,粒茧丝长1154 m,解舒率79.24%,鲜茧出丝率18.46%。
推荐文章
家蚕品种茧丝强伸力差异分析及育种素材评价应用
家蚕
茧丝
强伸力
差异分析
应用评价
家蚕天然彩色茧生产技术
家蚕
天然彩色茧
生产
管理
家蚕天然彩色茧丝的色素特性研究
桑蚕
天然彩色茧
色素
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簇中微气候对天然彩茧家蚕品种茧丝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簇中气候 天然彩茧 茧质 丝质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81.4
字数 31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86/j.cnki.jxnyxb.2016.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周和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89 334 9.0 13.0
2 刘俊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81 250 8.0 12.0
3 陈义安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53 91 5.0 6.0
4 刘彬斌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41 7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簇中气候
天然彩茧
茧质
丝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学报
月刊
1001-8581
36-1124/S
大16开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42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