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以葡萄糖、蔗糖、淀粉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碳微球;再通过还原法把金属钯负载在碳微球上,制成三种不同的碳球/钯核壳结构电催化剂。采用XRD、SEM、IR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并将样品制成电极,测试它们的电化学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以淀粉为碳源时,所得碳微球表面羟基官能团丰富,金属钯在该类碳微球上有更好的负载效果,对应的碳球/钯核壳结构电催化剂也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活性。对比三类核壳结构电极材料对乙醇和乙二醇的电化学氧化活性表明,三种电极材料对氧化乙二醇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推荐文章
核壳结构C@Ni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甲烷化
核壳催化剂
中空聚合物球
制备
催化性能
核壳结构低铂催化剂:设计、制备及核的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催化剂
核壳结构
燃料电池
制备及表征
PS@Au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纳米催化剂
核壳结构
聚苯乙烯微球
催化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球/钯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电催化剂 碳微球 核壳结构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4-16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36
字数 3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静娴 暨南大学化学系 43 511 12.0 21.0
2 张文华 暨南大学化学系 2 15 2.0 2.0
3 梁锐轩 暨南大学化学系 1 2 1.0 1.0
4 陈梓壕 暨南大学化学系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催化剂
碳微球
核壳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