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醋糟为原料在700℃绝氧条件下制得醋糟生物炭,对比研究了醋糟炭化前后对水体中Pb(Ⅱ)的吸附效果与特性.采用比表面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吸附质进行表征,并通过吸附试验测定了吸附质对Pb(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8 K,pH为3~6的条件下,醋糟生物炭与醋糟对Pb(Ⅱ)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均为30 min,最佳投加量均为3.3 g/L.两种物质对Pb(Ⅱ)的吸附均高度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推测其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与醋糟相比,醋糟生物炭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为68.027 mg/g,且在常温下即可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效果.由SEM和FTIR分析结果可知,醋糟生物炭孔隙结构较醋糟更为发达,且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芳香类化合物.
推荐文章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研究
热解温度
稻壳
棉花秸秆
生物炭
Pb2+
吸附
两种生物炭对Pb的吸附特性研究
木子壳
生物炭
吸附
Pb2+
施用猪炭对土壤吸附Pb2+的影响
土壤学
猪炭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固定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醋糟生物炭对水体中Pb(Ⅱ)吸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醋糟 生物炭 热解 吸附 Pb(Ⅱ)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5/j.hjgc.2016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华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72 1060 18.0 29.0
2 朱宇恩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3 338 10.0 17.0
3 王碧钰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醋糟
生物炭
热解
吸附
Pb(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
月刊
1000-8942
11-2097/X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82-6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8017
相关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