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虚渴”的相关原文可看出,“虚渴”或因劳伤脏腑,或因大病后未复,或因产后血虚内亡津液而致,临床应注重行气利水、益气生津,常用人参配黄芪、木香配槟榔、黄芪配茯苓等利水渗湿、益气生津;温补肾阳、化气止渴,用地黄丸方,配附子温肾阳散寒,加强利水湿之力,同时用熟干地黄配山茱萸滋阴益精,大补元气,肾气足,则蒸腾水气上潮与口;滋阴养血、清热生津,常用药对有麦门冬配半夏、人参配麦门冬、生地黄配芍药、芦根配麦门冬等,同时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等养血药贯穿其中.还应结合其他兼症随证变方,同时,可结合食疗进行治疗.对于渴欲饮水者,当徐徐少与之,不可纵意而饮,恐水多峻下,易传变诸疾,百脉不安,不可不预度也.
推荐文章
论《伤寒论》之渴(下)
厥阴病
小青龙汤证
文蛤散证
五苓散证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谈《伤寒论》之渴(上)
阳明病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柴胡汤证
麻子仁丸证
猪苓汤证
肝乘脾
肝乘肺
《金匮要略》"渴"辨析
《金匮要略》
"渴"
张仲景
大病差后的水肿并不都是虚证
张仲景
水肿
虚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议虚渴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虚渴”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96
页数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6.03.01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赛美 192 1312 19.0 28.0
2 林海雄 29 141 6.0 11.0
3 王晓彤 24 92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虚渴”
《金匮要略》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