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时期(2000年秋、2006年秋、2012年秋)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分析对比了三峡工程蓄水前中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将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划分为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17个功能组,基本覆盖了长江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模型结果分析表明:蓄水前中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组成和分布相近,但由于长江口渔业过度捕捞,蓄水中后期多数功能组的生态营养转换率被动提高.长江口渔获物的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降低,渔获量减少.蓄水中后期,生态系统中牧食食物链的重要性增加,碎屑食物链的重要性降低,这与蓄水之后长江入海径流改变、泥沙量减少、陆源污染增加关系密切.结果表明,蓄水前中后期,生态系统均处于不成熟阶段,蓄水后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初级生产量及流向碎屑的能量呈降低趋势,但系统的净效率和再循环率升高.
推荐文章
长江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长江口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长江口及毗邻水域
生态能量通道模型
生态系统结构
能量流动
长江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潜在服务价值
实际服务价值
长江口
基于GIS的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
生态系统
综合评价
脆弱性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分析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长江口水域 生态系统结构 能量流动
年,卷(期) 2016,(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07-491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5011501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新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135 2053 26.0 37.0
2 陈求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64 1045 19.0 29.0
4 韩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 61 5.0 7.0
7 王丽 8 65 5.0 8.0
8 汤新武 5 4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4)
共引文献  (306)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1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5(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通道模型
长江口水域
生态系统结构
能量流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