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根据2007-2008年在南海北部(107°00′-120°00′E、17°00′-23°30′N)进行的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的总体特征,并简要总结过度捕捞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3.99,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的营养层,平均渔获物营养级为2.93.利用生态网络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6%,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4%,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5%.系统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分别为0.290和0.239;Finn's循环指数(Finn's cycling index,FCI)和系统平均路径长度(Finn's mean path length,MPL)分别为4.380和2.476;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为2.596,综合研究表明当前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
推荐文章
南海北部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
海洋浮游生态系统
台风
叶绿素a
水华
模拟研究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淀山湖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
淀山湖
营养通道模型
幼态化生态系统
食物网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sim模型的动态模拟
南海北部大陆架
海洋生态系统
Ecosim模型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南海北部大陆架
海洋生态系统
Ecopath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及系统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南海北部 食物网结构 能量流动 系统特征
年,卷(期) 2010,(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5-4865
页数 分类号 S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作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49 575 13.0 22.0
2 邱永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38 911 21.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通道模型
南海北部
食物网结构
能量流动
系统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