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姓无相去之义"是东汉王逸注《楚辞》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被后世疏解《楚辞》者广泛征引、阐发,不少学者认为"同姓无相去"是一种礼法原则。宋以来,"同姓无相去之义"开始与屈原的死联系起来,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当为洪兴祖的"同姓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
推荐文章
探讨《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之义
伤寒
温病
外感
热证
伤寒杂病论
脑梗死临床用药的商榷
脑梗死
降压药
降脂药
阿司匹林
中成药
氧化铝浆料悬浮之商榷
氧化铝浆
黏滞
悬浮
流动
问题
商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同姓无相去之义”商榷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楚辞章句》 公族 王孙启 申公巫臣 伍举 春秋左传正义 太子建 楚同 春秋时期 右尹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云霄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楚辞章句》
公族
王孙启
申公巫臣
伍举
春秋左传正义
太子建
楚同
春秋时期
右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94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