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西维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双官能团试剂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交联剂,添加适量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6-氟磷酸盐,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制备西维因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得到3者最佳反应物质的量比为1:4:7,离子液体的添加剂量为25 μL/mL.该印迹聚合物对西维因的吸附容量达到3.21 mg/g,明显高于非印迹的吸附用量0.72 mg/g.西维因在印迹聚合物中的分配系数Kd为211.35,明显高于两种类似物——速灭威和异丙威.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西维因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推荐文章
沉淀聚合法制备咖啡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咖啡因
沉淀聚合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研究新进展
表面分子印迹
载体
表面修饰
敌百虫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壳聚糖
敌百虫
分子印迹
选择性识别
L-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分子印迹聚合物
L-苯丙氨酸
硅胶牺牲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机-无机杂化西维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西维因 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 离子液体 吸附能力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4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6.07.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健荣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97 1845 26.0 41.0
2 王硕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 117 823 15.0 22.0
3 张灿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2 42 4.0 6.0
4 崔涵雨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 5 2.0 2.0
5 王洁雯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维因
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印迹
离子液体
吸附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