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真性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14年7月行腹部MSCTA检查诊断为脾动脉瘤的7例患者资料.采用多层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观察动脉瘤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是否伴有血栓和钙化等.结果 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均检出全部动脉瘤.7例脾动脉瘤发现9个瘤体,位于胰上段1例,胰段2例,胰前段3例,胰前段及脾门前端1例(多发),均未破裂出血,最大瘤体为60mm×57mm×54mm,1例瘤壁合并瘤体钙化,余6铡仅瘤壁显示不同程度蛋壳样钙化,3例发现附壁血栓.所有动脉瘤均为真性动脉瘤.结论 MSCTA能准确显示脾脏动脉瘤,多种后处理技术结合使用,可更加详细有效地观察瘤体的特征及瘤腔内外情况,对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内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内脏动脉瘤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多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诊断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脾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真性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脾动脉 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诊断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2-14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38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郁金 2 0 0.0 0.0
2 赵振国 6 5 1.0 2.0
3 顾强 4 3 1.0 1.0
4 文峰 3 0 0.0 0.0
5 王盛甲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7)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动脉
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