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组织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tissue tracking imaging,2DTT)评价右心室室间隔起搏( 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和右心室心尖起搏( 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差异性。方法60例有症状缓慢性心律失常并接受永久双腔房室顺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SP组25例及RVAP组35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获取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及心尖两腔二维图像,测量收缩期左心室节段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及节段纵向应变率(longitudinal strain rate,LSr)、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整体纵向应变率(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GLSr)及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 peak time of longitudinal strain,T sl),计算间隔-后壁延迟比率,比较两种右心室起搏位点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差异。结果两组间临床特征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VAP组LS值以及GLS值低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RVAP组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较RVSP组明显延长( P <0.05),间隔-后壁延迟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RVSP相比, RVAP造成了明显的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和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减低,RVSP是房室顺序心脏起搏较好的心室位点。
推荐文章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右室流出道起搏
心室同步性
心功能
组织多普勒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心功能
起搏器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右心室起搏室壁收缩功能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起搏
室壁运动
右心室间隔部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心脏起搏
人工
血流动力学
右心室心尖部
右心室间隔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组织追踪成像评价右心室不同位点房室顺序起搏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差异性
来源期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纵向应变 达峰时间 室间隔 心尖 起搏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静 10 26 3.0 5.0
2 周秘 2 23 1.0 2.0
3 马荣川 1 0 0.0 0.0
4 王思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心动图
纵向应变
达峰时间
室间隔
心尖
起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6170
51-1669/R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62-26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7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