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发挥非接触测量实验方法在相变对流换热研究中的优点,充分考虑显热传热在整个相变传热中的作用,以长圆柱对流融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圆柱内部导热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采用三次多项式热平衡积分方法进行近似求解,构建基于非接触测量的圆柱相界面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建立水流顺掠冰柱实验台,通过对实验例题的分析与讨论得到结论如下:圆柱相界面对流换热系数与相界面位置、圆柱半径融化速率、融化时间、圆柱初始温度及圆柱中心温度等参数有关,该计算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显热变化对于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相界面位置是影响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其测量准确性是减小计算误差的主要努力方向.
推荐文章
压力对气体强制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导热
对流
辐射
对流传热系数
定性温度
特性尺寸
LTNE条件下界面对流传热系数对部分填充多孔介质通道传热特性的影响
多孔介质
局部热非平衡模型
Brinkman-extended Darcy 模型
传热
流体力学
拉曼方法同时测量单根碳纤维热物性和对流传热系数
微尺度
碳纤维
激光
拉曼
热传导
热导率
接触热阻
对流
建筑外表面对流传质系数的测量方法
对流
传质
传热
萘升华
热平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非接触测量的圆柱相界面对流传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圆柱相变材料 非接触测量实验方法 相变过程 对流换热系数 映射关系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1-30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02
字数 3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凡康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18 28 3.0 4.0
3 于航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81 761 13.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圆柱相变材料
非接触测量实验方法
相变过程
对流换热系数
映射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