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前人研究表明禽呼肠孤病毒可以经卵垂直传播,禽呼肠孤病毒能引起雏禽的病毒性关节炎、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肝炎、心肌炎、免疫抑制等.以实验室分离的鸭呼肠孤病毒HP080421株为研究对象,该毒株引起病变主要以鸭软脚为主要临床特征,病鸭肝脏和脾脏表面有大量的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出血为主要病变特点.鸭呼肠孤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研究,旨在通过雏鸡的病理变化特点,探讨所分离的HP080421鸭呼肠孤病毒株是否也可感染鸡群,为鸡场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华中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实验室分离鉴定的HP080421株鸭呼肠孤病毒通过尿囊腔接种SPF鸡胚,建立SPF鸡胚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模型,培养鸡胚至雏鸡出壳,运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对鸭呼肠孤病毒感染SPF鸡胚进行病理学研究和致病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病毒感染鸡胚孵化培养至22-23日龄均啄壳,但不能自主出壳,需人工剥壳.病理剖检可见雏鸡的肝脏、脾脏肿胀质脆,表面及实质分布有黄白色坏死灶;脑部组织肿胀,并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H.E染色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接毒组雏鸡肝脏、脾脏的坏死灶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法氏囊的滤泡髓质部和胸腺的髓质部淋巴细胞减少、缺失;脑、肺脏、肾脏存在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和水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病毒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脏、脾脏、肺脏和法氏囊等器官,并且位于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和胞核内.[结论]鸭呼肠孤病毒株HP080421能够在SPF鸡胚中复制增殖,并使雏鸡主要器官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和淋巴器官,因此鸭呼肠孤病毒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鸡群,还可导致雏鸡免疫抑制.本研究通过SPF鸡胚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模型,阐述了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的可能性,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防止鸭呼肠孤病毒对鸡胚的污染,切断传播途径,以达到预防鸡群感染鸭呼肠孤病毒的目的.
推荐文章
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肉鸭的病毒分布与病理学观察
鸭源呼肠孤病毒
自然感染
病理变化
鸭源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雏鸭免疫损伤的观察
鸭源呼肠孤病毒
病理变化
免疫损伤
免疫抑制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番鸭
肝“白点病”
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不同日龄呼肠孤病毒番鸭脾脏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
呼肠孤病毒番鸭
脾脏
病理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鸭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SPF鸡胚的病理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鸭呼肠孤病毒 SPF鸡胚 病理剖检 免疫器官 H.E染色
年,卷(期) 2016,(14)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水禽传染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44-2849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1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国富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05 844 16.0 25.0
2 谷长勤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74 501 12.0 19.0
3 张万坡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44 246 8.0 14.0
4 胡薛英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98 712 14.0 23.0
5 刘波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1 180 6.0 11.0
6 刘晓丽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1 40 4.0 5.0
7 刘婷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 3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鸭呼肠孤病毒
SPF鸡胚
病理剖检
免疫器官
H.E染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