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收集99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PVT组,将同期100例肝硬化无PVT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P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我院肝硬化患者PVT发病率为12.9%.PVT组腹痛、发热、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VT组糖尿病史、脾切除史、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史、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VT死亡组较存活组住院天数延长、Child C级比例高(P<0.05).结论 PVT加重肝硬化临床症状,恶化预后.糖尿病史、脾切除史、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史、血红蛋白下降是肝硬化形成PVT的预测因素.Child C级、住院时间延长提示肝硬化并PVT患者预后不良.
推荐文章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形成
独立危险因素
门静脉主干内径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进展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
静脉血栓栓塞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后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2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5.2
字数 3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42 1863 21.0 28.0
2 胡乃中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82 629 13.0 20.0
3 刘金芝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 2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44)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