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分子技术测定喜马拉雅紫茉莉的DNA分子序列,比较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的差异,为栽培品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的DNA,以ITS序列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利用NCBI数据库及MEGA 5.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喜马拉雅紫茉莉样品间DNA遗传距离差异较小,在0.000-0.040之间;样品分子间碱基变异位点少;系统发育树中,所有样品聚为一大类,Boerhavia spicata.聚为一类,二者显著分开.而安国XZAGZP及甘南州GSGLYS聚为一类,其余样品聚为一类.结论: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的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在DNA分子序列方面的差异较小,为栽培品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含量测定
喜马拉雅紫茉莉
葫芦巴碱
含量测定
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野生资源调查
喜马拉雅紫茉莉
野生资源
藏药
不同种源喜马拉雅紫茉莉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喜马拉雅紫茉莉
不同种源地
叶绿素相对含量
光合特性
喜马拉雅紫茉莉根水浸提液对五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喜马拉雅紫茉莉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的分子鉴定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喜马拉雅紫茉莉 分子鉴定 ITS序列 系统发育树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7-14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喜马拉雅紫茉莉
分子鉴定
ITS序列
系统发育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