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肺阴虚时神无所养,魄无所藏,百脉失养,以致悲喜不自知,行为相矛盾,如有神灵作祟,心肺阴虚生内热,内热生虚火,虚火扰心神,从而导致心神不安,饮食、行为失调,感知冷热矛盾.心气血内虚,心脉失于充养,又受外界惊恐刺激,使血气逆乱而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出现精神惶恐,卧起不宁,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症状.心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液使水液疏泄失调,上凌于心致使心阳被遏,阳气欲发不得,病者出现心情烦躁,忐忑不安的症状.肝阴亏虚则魂无所归,故本病的特点是心中烦扰,郁郁不宁,不能安然入睡.脾阳虚衰,湿从寒化,不能消化食物,当饱食之后,食物得不到运化使气滞阻滞不畅而烦闷.实邪阻肺时,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使肺气壅滞于内,气机不畅,其气化燥,使人喘息而烦躁不安.湿热内蕴中焦,脾胃升清降浊失常,浊湿不降上冲于心,加之内蕴之热,上扰心神,轻者心中郁闷,烦热不安,重者心中烦乱,反复颠倒,莫可名状.肝经湿热则心中懊恼,心烦症状更为明显.寒饮搏结胸胃,胸阳阻滞,欲伸不能,邪正相搏,气机逆乱,病势欲出不能,欲降不得,以致心胸烦闷不堪,有无可奈何之状.肝气郁滞,血行不畅,使肝失条达之性,郁不得舒,气不能畅则烦躁易怒脘腹胀满.临床治疗伴有情志的疾病可以从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入手,达到精神内守,神安志定的效果.
推荐文章
《金匮要略》情志病治法浅述
金匮要略
情志病
滋阴清热安神法
平冲降逆法
开郁降逆化痰法
养心安神和中法
《金匮要略》从脏腑论治神志病学术思想探析
《金匮要略》
神志病
脏腑论治
百合病
不眠
梦交
脏躁
谵语
百合地黄汤
酸枣仁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甘麦大枣汤
小柴胡汤
《金匮要略》情志病治法
情志病
《金匮要略》
养阴清热法
化痰解郁,顺气降逆法
降逆平冲法
补虚安神法
活血化瘀法
清热安神法
祛痰化饮法
安蛔杀虫止烦法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匮要略》脏腑气血异常对情志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情志 脏腑 气血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8-1679
页数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6.10.06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德友 308 1383 18.0 25.0
2 曲晓雪 4 3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情志
脏腑
气血
《金匮要略》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