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强度耐力跑对大学生焦虑症干预效果,为丰富运动抗焦虑的理论体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较大、中、小3种强度耐力跑,对从潍坊医学院2013级大一学生中筛查出的焦虑倾向大学生进行干预,计算运动前后显性焦虑量表(MAS)、症状自评量表-90的焦虑因子(F5)、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 干预前,较大强度组、中强度组、小强度组MAS得分分别为(32.65±3.59)(32.89±3.63)(32.69±3.49)分;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为(3.02±0.67)(3.07±0.59)(3.05±0.72)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分别为(58.97±4.78) (58.84±4.69) (58.72±4.59)分.干预后,较大强度组、中强度组、小强度组MAS得分分别为(21.38±2.63) (26.19±3.15) (26.98±3.52)分;F5得分分别为(2.29±0.46) (2.57±0.53)(2.69±0.53)分;SAS得分分别为(51.43±3.28)(54.48±2.97)(56.34±3.23)分.较大强度组干预前MAS,F5,SAS得分与干预后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6,3.264,2.589,P值均<0.05),中强度组干预前MAS,F5,SAS得分与干预后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87,2.779,2.358,P值均<0.05),小强度组干预前MAS,F5得分与干预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5,2.658,P值均<0.05).干预后,各组间MAS,F5,SAS得分的多重比较发现,较大强度组各项得分均小于中强度组及小强度组的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较大、中、小强度耐力跑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3种运动强度中较大强度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