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MgO和Al2O3作为主要原料,SiO2为掺杂剂,MgO-Al2O3-4mol% SiO2复相陶瓷材料通过无压烧结的方式被制备.烧后试样通过相分析和热循环次数进行表征,场发射扫描电镜也被用来观察烧后试样热震前后的微观结构.研究在掺杂4mol% SiO2的条件下,不同MgO/Al2O3比率对复相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震稳定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MgO/Al2O3比率为2/1,烧后试样的相组成中除了方镁石相还包括镁铝尖晶石和镁橄榄石相,试样具有更好的热震稳定性,接近20次的热震次数才可以使试样发生断裂.观察MgO/Al2O3比率为2/1烧后试样的微观结构,其细晶化和多晶化结构明显,尖晶石以网状结构相互连接,其烧后试样经热震后,微观裂纹出现偏转和分叉的现象,主裂纹的扩展被限制并且更多的断裂能被消耗,很大程度提高了复相陶瓷的热震稳定性.
推荐文章
Li2O·Al2O3·SiO2复相陶瓷的研制
石英砂
Li2CO3掺杂
锂辉石陶瓷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MgO助剂对Al2O3陶瓷烧结的增强机制研究
Al2O3陶瓷
晶粒控制
空隙填充
Al2O3含量对TiB2-Al2O3陶瓷性能的影响
TiB2-Al2O3
复相陶瓷
热压烧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gO/Al2O3比率对MgO-Al2O3-4mol%SiO2复相陶瓷热震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gO 复相陶瓷 微观结构 热震稳定性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3-26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国栋 辽宁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镁资源工程学院 87 263 7.0 10.0
2 罗旭东 辽宁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镁资源工程学院 111 230 7.0 9.0
4 谢志鹏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182 1898 22.0 36.0
7 冯东 辽宁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镁资源工程学院 5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gO
复相陶瓷
微观结构
热震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