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高温条件下裂解碳化硅(SiC)单晶,在直径5 cm的4H-SiC(0001)面制备出单层石墨烯。利用光电化学刻蚀方法,使KOH刻蚀液与SiC发生反应,降低石墨烯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去掉原位生长过程中SiC衬底与石墨烯之间存在的缓冲层,获得准自由的双层石墨烯。首先通过对比不同的电流密度和光照强度,总结出电流密度为6 mA·cm?2、紫外灯与样品间距为3 cm时,石墨烯缓冲层的去除效率以及石墨烯质量皆为最佳。采用此优化后工艺处理的样品,拉曼光谱表明原位生长的缓冲层与衬底脱离,表现出准自由石墨烯的特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1s谱图中代表上层石墨烯与衬底Si悬键结合的S1、S2特征峰消失,即石墨烯缓冲层消失。通过分析刻蚀过程中的电化学曲线,提出了刻蚀过程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推荐文章
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
电化学
电解质
阳极氧化
阴极插层
电化学阴极剥离制备少层石墨烯及其微型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
阴极剥离
石墨烯
石墨
微型超级电容器
石墨电化学氧化制备纳米粒子及其表征
电化学氧化
石墨
纳米粒子
剥离
硫氮共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
水热
制备
显微结构
电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电化学刻蚀方法去除SiC衬底外延石墨烯缓冲层及其表征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石墨烯 合成 碳化硅 缓冲层 电化学 光化学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表面与界面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6-4362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6058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现刚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77 407 10.0 16.0
2 孙丽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95 6.0 9.0
3 赵显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1 87 5.0 8.0
4 陈秀芳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7 102 5.0 9.0
5 张福生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6 于璨璨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墨烯
合成
碳化硅
缓冲层
电化学
光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