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及山区条件下尼泊尔地震伤员的受伤部位特点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25尼泊尔”地震发生3~17 d内送往中国国家应急救治中心90例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伤者损伤部位及影像特点.结果:90例地震伤员中,60例为单部位损伤,30例为多部位损伤,受伤部位共计143处.损伤部位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四肢伤71例,占78.89%;脊柱伤9例,占10%;胸部伤8例,占8.89%;盆腔伤2例,占2.22%.结论:高原、高寒及山区条件下地震伤以四肢伤、脊柱伤较多,腹部损伤少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地震伤员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筛查及分类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
区域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助力抗震救灾
安全协调
应急机制
抗震救灾
金融科技
西藏
从玉树地震医学救援谈高原全科医生的培养
高原医学
医学救援
全科医生
野战方舱医院高原抗震救灾展开流程及分析
野战方舱医院
高原
抗震救灾
展开
流程
关于抗震救灾工作进程及其阶段性特点的初步探讨--以芦山7.0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为例
芦山7.0级地震
抗震救灾
应急响应
阶段划分
阶段性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尼泊尔抗震救灾过程中高原地震伤医学影像分析
来源期刊 医疗卫生装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地震伤 X线 影像学 地震医疗救援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医械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R445
字数 33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7/J.ISSN1003-8868.2016.10.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柯振武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47 104 6.0 8.0
2 何次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30 75 5.0 7.0
3 盛金平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17 33 3.0 4.0
4 杜飞舟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18 51 4.0 6.0
5 田涛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4 3 1.0 1.0
6 毛安彬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5 3 1.0 1.0
7 杨金钢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5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伤
X线
影像学
地震医疗救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卫生装备
月刊
1003-8868
12-1053/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106号
6-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99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24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