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EK-2、p-ERK和VEGF表达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常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10.8 mg,月1次皮下注射,1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30例,予桂枝茯苓丸,12 g日2次口服,1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正常组30例,选取健康女性,不予任何治疗手段.治疗结束后,对比各组患者MEK-2、ERK-5、p-ERK及VEGF、T-cad、VE-cad水平变化,并通过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MEK-2、p-ERK、VEGF蛋白基因表达水平.试验结束后应用宫腔内窥镜进行组织活检,通过染色方法进行镜下观察.结果:(1)试验后各组MEK-2、ERK-5及p-ERK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EK-2(4.05±0.75)μg/mL、ERK-5(10.81±3.29)μg/mL、p-ERK(0.99±0.17)μg/mL较对照组MEK-2(5.77±10.69)μg/mL、ERK-5(13.34±2.16)μg/mL、p-ERK(1.59±0.47)μg/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后各组VEGF、T-cad及VE-ca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EGF(5.90±1.82) ng/mL、T-cad(0.11±0.01) U/mL、VE-cad(0.19±0.17)U/mL较对照组VEGF(22.77±5.32) ng/mL、T-cad(0.27±0.11)U/mL、VEcad(0.69±0.07) U/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活化及生长因子基因电泳结果均不同程度表达,实验组PCR(301 bp)、MEK-2基因(0.20±0.17)、p-ERK基因(0.13±0.09)、VEGF基因(0.15±0.07)较对照组PCR(521 bp)、MEK-2基因(0.60±0.16)、p-ERK基因(0.62±0.04)、VEGF基因(0.66±4.19)明显改善.结论:桂枝茯苓丸能够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细胞增殖与分化,通过抑制MEK及ERK蛋白活性,阻断细胞间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常增殖及细胞分裂周期的进行,并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与分化,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凋亡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甲羟孕酮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凋亡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COX-2及KGF的表达
环氧化酶-2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织化学
SIRT1、SIRT2和IL-3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炎症
SIRT1
SIRT2
IL-37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EK-2、p-ERK和VEGF表达影响
来源期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子宫内膜异位症 MEK ERK VEGF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项目纵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6.12.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翠革 22 109 8.0 9.0
2 陶蓉 7 5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桂枝茯苓丸
子宫内膜异位症
MEK
ERK
VEGF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3-842X
21-154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7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7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184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