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关系问题,孔夫子与孟夫子对于义利观的看法见解也代表了儒家对义利观问题最初的态度与研究.朱文公曾说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四).可见,义利关系问题可以说是是儒家最基本的问题,义利关系问题也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孔子认为"义者,宜也"(《中庸》),所谓义,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事得其宜即为义,孔子还认为"义"也是维系君臣民关系的最佳手段.孟子在继承孔子义利观思想的基础上又对义利观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认为,"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指出义是一种引导人们正确行动的规范,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由此可见,义利观是儒家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规范.
推荐文章
孟子义利观新解
义利之辩
义利观
先利后义
以义为利
儒家义利观的当代价值解析
儒家
义利观
当代价值
《老子》与《论语》的义利观比较
义利观
老子
孔子
异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析孟子对孔子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期刊 发现(教育版) 学科
关键词 儒家 孔子 孟子 义利观 伦理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1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健珩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儒家
孔子
孟子
义利观
伦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现
月刊
1004-5023
11-1585/N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82-49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6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