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土丘陵区属于季节性干旱的区域,研究退耕生态系统植被根系分布及其水分利用特征对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黄土区5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的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结构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探讨根系在不同季节的吸水策略。结果显示:旱季茵陈蒿、铁杆蒿、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和油松的根长密度(16.3、21.7、17.3、17.3、6.0 mm/cm3)分别是雨季(1.7、2.1、3.2、5.9、4.2 mm/cm3)的9.4、10.2、5.3、2.9、1.4倍,茵陈蒿、铁杆蒿、白羊草根系对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茵陈蒿群落仅可利用0~10 cm土壤水,旱季铁杆蒿、白羊草群落主要利用30~40 cm土壤深度的水分,雨季吸水深度上移至0~20 cm。旱季达乌里胡枝子和油松主要利用60 cm以下的土壤水分,雨季则吸收20~40 cm土壤水分。表明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在不同季节的吸水策略不同,旱季吸收较深的土壤水而雨季则吸收近地表的土壤水,吸水深度范围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和根系分布变化相一致。该研究为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降水变化对退耕草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黄土丘陵
退耕草地
土壤水分
降水变化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草地土壤水分研究
黄土高原
水平阶草地
自然草地
土壤含水量
黄土丘陵区退耕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地形植被对其的影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退耕还林(草)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分研究
黄土丘陵区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旱季雨季对黄土丘陵退耕区植被根系分布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植被 同位素 土壤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草) 根系分布 水分利用
年,卷(期) 2016,(24)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7
字数 87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4.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1)
共引文献  (617)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3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3(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4(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6(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7(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9(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1(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
同位素
土壤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草)
根系分布
水分利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